善恶的沙漠
太傻对话录 第二章第五节
探索善恶观念的本质与分离思维
本章核心概念
- 善恶幻觉 - 没有绝对的善恶标准
- 沙漠比喻 - 所有人都在分离的沙漠中
- 标签系统 - 人类大脑的分离模式
- 投射机制 - 我们只看到自己
Jim的困惑
"希特勒和爱因斯坦没有区别吗?"
善良的人不应该上天堂
邪恶的人下地狱吗?
善恶的真相
善恶只是大脑病毒给人性贴标签的思维模式
在真实的世界,所有幻觉都不存在
都叫做"不真实"
分离的沙漠
"沙漠边缘和沙漠中心一样是沙漠"
没有区别
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的思维
人性的标签
美丽、性格、思维模式、家庭背景
种族、肤色、喜好、处理问题的方式
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标签系统
变化的标准
每个人的标签系统是不稳定的
今天觉得这个重要
明天又觉得那个更有意义
标准的变化
"一段时间喜欢看电视剧,过一段时间喜欢逛街"
谁知道她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看见自己
不要归咎别人
你看你自己,难道不是今天觉得这个更重要
明天又觉得还是那个更有意义吗?
矛盾的根源
所有人际关系的矛盾均来源于此
只要还在分离的标签系统中
矛盾都是不可调和的
获得和谐
"走出分离,无需选择,理解一切,接受一切"
放下自己的标签、要求和判断
理论与实践
道理大家都理解,但很少有人真的做到
就像给对方自由是感情的核心原则
但谁能真正做到?
太傻的眼睛
太傻的眼睛,是没有标签的
就像看雪花,一片片都一样晶莹美丽
不会考虑哪个图案更美或更丑
清净的视线
只有你首先净化你自己
用没有贴上标签的眼睛
没有阻碍的视线,你才能真正看到
心理投射
本质上,你不会看到任何外在
你只是看到你自己
这也是现代心理学讲的投射过程
善恶的构成
善恶,只是每个人的某个标签组合
里面复杂地涉及了多个标签
诸如公正、行动、准则等等
深度分离者
希特勒是深深陷于分离世界的人
分离到将其他所有人都视为
工具和对手的深入分离模式
幻觉的深度
"幻觉世界最大的特点,是层次与深度"
希特勒只是分离得太深了
但幻觉就是幻觉,没有区别
十公里的沙漠
沙漠边缘是较不分离的,更加清醒
越往中间是越分离的
但所有人都集中在圆心附近100米内
善恶的界限
"你准备把善恶这条线划在哪里呢?"
是半径10米的地方
还是5米的地方呢?
胜败决定善恶
希特勒被定义为邪恶,唯一的原因
"也许你不承认,是因为他失败了"
历史的双重标准
成吉思汗、亚历山大被当成英雄和伟人
为什么不认为他们也是邪恶的呢?
而把希特勒定义为恶魔?
死亡的比较
政策失误导致的饥荒,种族灭绝
宗教战争,殖民者带来的疾病
杀死的人也是数都数不清楚
标准的混乱
如果要用杀死多少人来定义邪恶
你只会越来越混乱
根本经不起任何推敲
从众的善恶观
你认为有人是恶魔,有人是天使
唯一的原因是很多人都这么说
你只是接受了这套预设观念
内在的缺失
Jim,你没有什么内在的善恶标准
你之所以提希特勒,是因为
你觉得对比希特勒,你肯定是善良的
系统性的分离
他不可能一个人成为恶魔
他的军队,国家,人民
必须要有授权,有阶层式管理
疯狂的时代
疯狂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
环境决定行为
心理学实验显示
几乎每个人都会在环境影响下变态
因为每个人内在的分离都在100米半径内
没有区别
每个人内在的分离其实都在那个沙漠中
100米的半径内,没有区别
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追逐的陷阱
追逐善恶,会给你短暂的优越感
但最终,你会在其中受苦
就像健康食品一样
太傻天书的教导
"放下你对你兄弟姐妹的批判吧"
你看到的善恶对错
只是看到你自己而已
优越感的根源
希特勒之所以成为希特勒
唯一的原因只是他坚持地认为
自己比其他人更优秀,更伟大
同样的模式
你和其他所有追求善恶的人
其实也都在做一样的事情:
分离、批判、追逐并走向毁灭
道路的终点
这条道路的结局
只是你变成另外一个你最讨厌的人
也许是希特勒,也许是任何其他人
欢迎大家来到《太傻天书》第二章第五节的学习。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主题是"善恶的沙漠",这是一个极其深刻且具有颠覆性的话题。在我们传统的认知中,善恶似乎是绝对的、客观的标准,但《太傻天书》将为我们揭示一个完全不同的真相。
这一节的内容来自Jim和Taisha的深度对话,Jim提出了一个很多人都会有的困惑:既然说没有善恶、对错、好坏的区别,那希特勒和爱因斯坦真的没有区别吗?善良的人不应该上天堂,邪恶的人下地狱吗?这些问题触及了人类道德体系的根本。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认识到善恶观念只是大脑病毒的一种表现,了解"分离沙漠"的比喻,以及如何超越标签和判断的思维模式。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准备接受这些可能会挑战我们根深蒂固信念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