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的束缚

太傻对话录 第五章第五节

探索恐惧如何通过日常信息接受控制我们

本章概览

  • 媒体控制 - 恐惧如何通过信息传播
  • 问题创造 - 看到问题就是制造问题
  • 分离思维 - 和平主义者的相同本质
  • 社会制度 - 集体恐惧的外在投射

工作需要了解信息

"看看新闻,了解一下这个世界到底在发生了什么"

做金融工作总要了解世界
难道这个也是恐惧吗?

客户的期待

房地产政策的改变对投资的影响

客户问起时说"不知道"
老板会觉得我出问题了

看似合理的理由

"街边大叔都知道的事情,我都不知道"

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不了解就无法为客户服务

不是应该或不应该

太傻不会用应该或不应该散播恐惧

只是提醒你还没有真正掌握
思维创造的原则

无所不在的控制

"大脑旧的思维模式无所不在地控制着你"

没有精细察觉的锻炼
会很快陷入大脑思维模式

都是理所当然的

感情要相互要求、为客户解决问题

这些理所当然哪一个经得起推敲?
哪一个不是矛盾的制造源头?

典型的恐惧控制环境

"媒体和被动信息接受是最典型的'恐惧控制'"

生活的几乎每一刻
都在被大脑病毒控制

时时刻刻的成为

成为你自己是时时刻刻的

不是仅仅在重要问题时
才去成为自己

看到问题就是制造问题

"只要你看到问题,你都是在制造问题"

不管你觉得是否和你有关
看到问题本身就是分离思维

无微不至的分离

这些无微不至的分离

在造就着这个世界的
一切矛盾和问题

外在与内在的问题

"你只要了解它们,知道原因,就知道如何趋利避害"

本质还是大脑病毒的
逻辑推论过程

大脑中运行的恐惧

仔细观察自己的思维模式

会清楚看到大脑中的恐惧
及其制造的未来痛苦

花园蚂蚁大战的比喻

"不会去观察花园的蚂蚁大战一样"

真的觉得不是问题
就根本不会投注关注

浪费爱的力量

只要投注了关注

就是有意识地浪费爱的力量
也肯定是在制造问题

社会人的责任

"关注社会问题的人都在制造问题吗?"

不关注这些问题
它们就会自己消失吗?

10%就足以改变世界

如果所有人都不去关注那些问题

问题自然不会成为问题
只要不到10%的人那样做

坚定认为问题就是问题

"问题根本上不是自己制造出来的"

不管观察不观察都存在
需要的只是应对

各处都是同样模式

感情、留学、工作、社会问题

本质都是一样的
只是看起来关系远近不同

所有问题都是自己制造

"就算你觉得和你根本无关的世界战争"

《太傻天书》没有给"所有"一个范围
所有就是所有

和平主义者与好战分子

反战的、追求和平的

本质都是分离的思维过程
和好战分子有区别吗?

美国的和平主义者

"每个美国人都认为自己是和平主义者"

百分之百声称是和平主义者
为什么成为世界矛盾制造者?

为了和平的战争

"我们的战争是为了保护和平"

"我们牺牲的每一个人都是为了世界的未来"
分离本身就是制造矛盾

分离制造矛盾

"只要是分离,就是制造矛盾的"

与你处于分离的哪一边
一点关系都没有

可怜的受害者

本质上都在告诉自己

你是一个可怜的受害者
生活会被外在事情威胁

不断的警惕

"必须不断地关注、警惕、趋利避害"

不断地避免被各种外在可能性
破坏来之不易的小小幸福

失去的恐惧

一天不注意就可能受到损失

以前来之不易的拥有
就可能在一天内化为乌有

时间幻觉的操纵

"用某种未来可能受到的损失来要求你警惕"

无时无刻地陷入时间幻觉
这些恐惧是问题的根源

同样的恐惧模式

和美国人的反恐恐惧一样

"如果不打击恐怖主义,9.11再次发生怎么办?"
进入永无止境的大脑游戏

永无止境的大脑游戏

"像精神病人一样不断地归咎和逃避"

最后根本逃不掉
直到自己陷入崩溃

意识创造的规律

意识创造的规律无时无刻在运作

进入恐惧、追逐、分离
就会制造未来的痛苦

社会制度的起源

"为什么要有国家、法制、买房?"

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
还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制度存在的根源

每个人思想中的分离和恐惧

相信好坏对错、追逐更大更多
就不可能从矛盾中解脱

法律的形成过程

"追求好坏对错,却没有一致标准"

法律设置某种更多人接受的标准
避免内部斗争导致崩溃

赋予外在力量

将力量赋予国家、法律、宗教

相信外在保护体系能带来安全
同时给了它们操纵的可能性

宗教被大众塑造

"不是宗教束缚了人们,而是人们塑造了宗教"

在内在恐惧下塑造宗教
然后反过来束缚自己

收回关注的力量

收回对控制力量的关注

只要不再关注它们
它们就无法再施加影响

注解

欢迎大家来到《太傻天书》第五章第五节的学习。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主题是"恐惧的束缚",这是一个极其深刻且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在这一节中,Taisha将为我们揭示恐惧是如何通过看似无害的日常信息接受——如看新闻、了解社会问题——来束缚和控制我们的思维的。

这次对话开始于Jim的一个看似合理的担忧:作为金融工作者,他需要了解世界发生的事情来为客户服务。但Taisha将深度解析这种"需要了解"背后隐藏的恐惧机制,以及我们是如何通过观察问题来创造问题的。这种洞察将帮助我们理解,即使是最善意的关注也可能成为我们精神枷锁的一部分。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认识到恐惧控制的微妙性和普遍性,理解真正的自由不是来自于对外在世界的完全了解,而是来自于对内在恐惧模式的觉察和超越。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深入探索这个可能颠覆我们信息获取习惯的重要主题。